目标变结果,当责领导力

案例合集

Future Vision
post-img

当责领导力|企业管理|“当责”与“负责”有何区别?

在你成为领导者以前,成功只同自己的成长有关。

当你成为领导者以后,成功都同别人的成长有关。


当责 Vs负责



“当责”,一个现代的、进步的责任观;它在"责任感"的深度、广度与自由度上,都比我们所习知的"负责"高出来一个层次。


“当责"常是用来对比"负责",但还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当责的真正意义。


联电公司前执行长胡国强博士曾在一本书上写序时说:


在美国高科技公司工作过的朋友,对当责这个词一定不陌生。因为,老外常常挂在口边。在字意上它比负责要强,重点在强调"为成果负责"。确实,在美国公司的管理职位上待得久了,你就会对当责意领神会,并且身体力行。



欧美公司中,应用"当责"的实况与实例有哪些?实是不枚胜举,如:


杜邦公司在约二十年前,即在亚太地区推广当责的应用,至今仍在用于理清角色与责任,用于跨部门专案及重大案件的管理。GE(通用电气)在新CEO伊梅特(J. Immelt)上台后一年,重塑企业文化时,即以"当责"为八大核心价值观之一。安捷伦自HP(惠普)分家出来后,即在"HP Way"(惠普风范)之外,再加上"当责"为新公司核心价值观,以提升执行力的企业文化。


全球第一大电机/电子公司的德国西门子(Siemens)的三大核心价值观之一即是"当责"。全球第一大保险公司的德国安联(Allianz)的核心价值观中也有"当责"在列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七大核心价值观中有"当责"。美国FBI(联邦调查局)的七大核心价值观中也有"当责"


连最近经济开发非常神勇的杜拜的经济发展部(DED)也订出三大核心价值观,要求同仁实践"当责"。那么,我们对当责为什么总是视而不见,听而不闻?因为,我们以前一直把当责误为担责,而一起译为"负责""责任感"。而不是当责。


“当责”与“负责”有何区别?


3M公司努力推动当责的文化与应用已有数年。3M说,他们推动当责是:"From board room to mail room(从董事会到收发室)"──收发室是什么意思?他们举例,尽责地把重要文件准时依规寄出是"负责";如再进一步确定对方是否收到这封重要文件,就是"当责"


因为,当责是要对最后成果负责。所以,这是第一个差异,"负责":通常只是为行动负责,尽心尽力;"当责":一定要为最后成果负责,要交出成果。


再举一例:不管当责或负责,都会对事或对人下承诺(Commitment)。负责,是对自己下的承诺,常只是对自己、对自己良心负起责任;当责,则不只是对自己,也对别人下承诺──别人包括:老板、同事、顾客,乃至社会。


有一本书的序上说:"对谁负责,至关重要"。未来趋势是:不只对老板负责,还要对顾客负责,乃至对社会负责的──当责在此也上升而成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了。

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在当责文化的熏陶下,你不会再沉迷在"没有功劳,也有苦劳""虽败犹荣""只问耕耘,不问收获"的中国古文化泥沼,难以自拔也自我堕落;在当责管理下,你要交出成果来。交不出成果,就是失败,"正视现状,承认失败,才可以重新站起来!"。所以,具有当责的人,在"处事"时,会站到前面来,做好规划,定出目标;想好失败的因素,想好可控制及不可控制的因素,然后,许下承诺,全力以赴;当仁不让,责无旁贷地交出成果来!(Deliver!)而不是在事后才找理由、找借口。


"为人"上呢?当责文化的反面正是"受害者循环"Victim cycle)的文化,当你掉入"受害者"群中,你会相互指责,互相推托,会更沉沦,受害更深。


听过这个英文词组"Blame-storming"吗?是指全团队,全部门的人正在疯狂地相互指责──与我们的脑力激荡(Brainstorming)字相近但意义可完全不同。


陷入其中时,你的执行力与领导力会一起降低到谷底,提升的唯一之道就是当责的洗礼。你想过吗?当你开始在推诿塞责时,谁会是第一个警觉发现的人?是你的部属!然后是其他人等,他们或许不说,但大家心知肚明──这时候,你还像领导人吗?还有担当吗?有"领导力"吗?


而《当责领导力®》通过重新定义责任,运用当责的工具,促动员工聚焦目标,上下一心,提高员工的参与度,激发员工勇于担当和创新,帮助个人、团队、组织将当责模式融入日常工作。





《当责领导力®》系列课程主要分为:


《当责®践行——达成关键目标的最佳行动》

《当责®领导——达成关键期望的领导技术》

《当责®时刻——达成客户信赖的关键体验》

《当责®战略——达成关键共识的战略设计